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通常不会直接遗传,但部分情况下与遗传因素有关。
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表现为同一导联上两种形态相反的宽大畸形的 QRS 波按顺序交替出现。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常见病因包括洋地黄中毒、乌头碱中毒、扩张性心肌病、冠心病、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等。
一般来说,如果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由洋地黄中毒、药物影响、心肌病变、电解质紊乱等后天因素引起的,通常不具有遗传性。如果是由家族遗传性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基因突变导致的离子通道病等遗传因素引起的,那么可能会增加家族成员患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有这些遗传因素的家庭,建议进行基因检测,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判断孩子是否有患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