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原学特征
HGV为单链RNA病毒,基因组长约9.5kb,与GBV-C高度同源,主要感染肝细胞但致病性较弱。感染后可能引发急性或慢性肝炎,部分患者可无症状携带病毒。 -
传播途径
- 血液传播:如输血、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者感染率高达11.6%)。
- 母婴传播:感染母亲母婴传播率可达33%。
- 性传播:与HIV感染者重叠感染风险较高。
-
临床表现
症状隐匿,多表现为非特异性肝炎体征,如乏力、食欲减退、右上腹不适、黄疸等,部分患者甚至无临床症状,仅表现为病毒携带状态。慢性感染可能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
诊断与治疗
- 诊断:通过RT-PCR检测HGV RNA(早期敏感)或酶联免疫法检测抗-HGV抗体(国内试剂阳性率约60%)。
- 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如护肝药物;干扰素对合并HCV/HBV感染者可能有效,但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
-
流行病学
全球40余个国家有报道,我国新疆、河南等地抗-HGV抗体阳性率超20%,献血人群中病毒携带率约1%-4.2%。高危人群包括血液透析者、静脉药瘾者及接触血源的医护人员。
提示:庚型肝炎常与乙肝、丙肝重叠感染,需通过实验室检查鉴别。日常预防需避免共用针具、规范用血及安全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