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原与传播
- 病原体: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呈倒置梨形,具四对鞭毛,通过吸盘吸附于肠黏膜表面。包囊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可在水中存活数周,是主要传播媒介。
-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饮用被包囊污染的水或食物,也可通过接触感染者粪便或性传播。
2. 症状表现
- 急性期:潜伏期1-3周,出现水样恶臭腹泻、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偶带血丝,病程可持续数日或转为慢性。
- 慢性期:表现为周期性腹泻、体重减轻、营养不良,儿童可能出现发育迟缓。
- 特殊症状:部分患者肝胆系统受累时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但黄疸和肝功能异常较少见。
3. 易感人群
- 儿童、旅游者、免疫缺陷者(如艾滋病患者)及卫生条件差地区人群易感。
- 旅行者因饮用不洁水源成为主要感染群体,故又称“旅游者腹泻”。
4. 诊断与治疗
- 诊断:通过粪便检查发现滋养体或包囊,常用直接涂片法或硫酸锌漂浮法。
- 治疗:首选甲硝唑(连服5-7天),也可选用替硝唑、呋喃唑酮等药物。需注意预防复发及加强卫生管理。
5. 预防措施
- 饮用煮沸水,避免生食;饭前便后洗手;加强粪便管理;旅游者慎用野外水源。
贾第虫病呈全球性分布,尤其在卫生条件差或旅游地区高发,需通过规范治疗和卫生防护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