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础治疗
- 禁食与肠道休息:急性期需禁食以减少肠道耗氧,通过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停用致病药物:如地高辛、血管加压素等可能加重缺血的药物需立即停用。
2. 药物治疗(核心措施)
- 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或静脉滴注,可快速扩张肠道血管,改善血流(适用于急性期)。
- 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华法林(需监测INR值)或阿司匹林长期使用,预防血栓形成(适合慢性期或高凝状态)。
- 抗生素:头孢类或喹诺酮类控制肠道感染,减轻炎症反应。
- 降压药:硝苯地平等控制血压,减少心脏负荷(适用于合并高血压者)。
3. 手术治疗(紧急情况)
- 肠切除术:若出现肠坏死、穿孔或保守治疗无效,需紧急手术切除坏死肠段。
4. 辅助治疗
- 营养支持:静脉输液或鼻饲提供高蛋白、易消化食物,维持营养状态。
- 吸氧:改善肠道缺氧损伤。
注意事项:
- 密切监测:观察腹痛、便血、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基础疾病管理: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发病,降低复发风险。
- 饮食调整:恢复期低盐低脂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
提示:老年人出现突发腹痛伴便血时,应立即就医行结肠镜检查,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