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治疗原则
-
呼吸支持
- 机械通气:首选无创通气(如CPAP/PEEP),若无效则需气管插管有创通气。
- 高频振荡通气:适用于部分重症患儿,改善氧合和肺复张。
- 体外膜肺氧合(ECMO):极重症或常规治疗无效时考虑。
-
药物治疗
- 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地塞米松,可减轻肺水肿、炎症,促进表面活性物质生成。
- 抗生素:针对感染(如头孢他啶、哌拉西林等),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药物。
- 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和改善微循环。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早期使用可改善氧合,但需气管内给药。
-
液体管理
- 严格控制输液量,保持轻度负平衡,避免加重肺水肿。
-
营养与支持
- 保证高蛋白、高热量营养摄入,必要时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二、注意事项
- 个体化治疗:需根据病因(如肺炎、败血症等)、病情严重程度调整方案。
- 及时就医:ARDS进展快,需住院密切监测血氧、血气分析等指标。
- 避免自行用药:激素和抗生素需严格遵医嘱,滥用可能加重副作用。
三、预后与护理
- 早期干预:确诊后尽快启动综合治疗,降低死亡率。
- 预防并发症:如多器官功能衰竭、肺纤维化,需定期复查。
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用药需由儿科医生根据患儿情况制定方案。请勿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