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方案
-
抗生素控制感染
- 针对细菌感染,常用头孢类(如头孢克肟、头孢呋辛酯)、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等广谱抗生素。
- 若为结核或真菌感染,需联合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或抗真菌药(如氟康唑)。
-
减轻水肿与炎症
- 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呋塞米)可缓解纵隔水肿。
-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积液吸收。
-
改善循环与对症支持
- 低分子右旋糖酐可改善静脉侧支循环。
- 止痛药(如布洛芬)用于缓解疼痛;若合并呼吸困难,需吸氧等支持治疗。
二、治疗注意事项
-
药物局限性
- 药物治疗仅适用于轻症或早期患者,长期炎症可能进展为纤维化,需手术解除压迫。
- 若合并纵隔内脏器损伤(如脏器破裂),需优先手术修复。
-
用药原则
- 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 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及电解质,警惕激素副作用(如骨质疏松、感染风险增加)。
三、何时需就医?
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加重,或药物治疗无效,需及时就诊评估手术必要性。
提示:慢性纵隔炎病因复杂,治疗方案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如CT)和医生综合判断,请勿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