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性肠绞塞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以下是详细说明:
1. 疾病概述
胆石性肠绞塞综合征(Bouver Syndrome)是一种因胆道系统炎症反复发作,导致胆石嵌顿、肠道阻塞及继发感染而引发的综合征。其主要病理机制包括:
- 胆石嵌顿或压迫肠道,引起肠道阻塞。
- 细菌感染导致胆内压增高,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 感染和压力可能导致组织坏死、穿孔,甚至形成瘘管。
2. 不治疗的后果
如果胆石性肠绞塞综合征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以下严重后果:
- 肠梗阻加重:结石嵌顿可能导致肠道完全阻塞,引发肠梗阻,严重时出现绞窄性肠梗阻,进一步影响肠道血供,导致肠壁坏死。
- 感染扩散:肠道细菌可能通过破裂的肠壁进入腹腔,引发严重的腹腔感染(如腹膜炎),甚至败血症。
- 穿孔和瘘管形成:肠道坏死或穿孔可能导致肠内容物泄漏到腹腔或邻近脏器,形成瘘管,进一步加重感染和炎症。
- 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的感染和炎症反应可能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 死亡风险增加:若不及时治疗,胆石性肠绞塞综合征的死亡率较高,尤其是在老年患者或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中。
3. 临床表现
胆石性肠绞塞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包括:
- 腹痛: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可阵发性加剧。
- 发热:体温升高,常伴随寒战。
- 呕吐:频繁呕吐,呕吐物多为黄色或草绿色液体,有时呈咖啡样。
- 腹胀:腹部明显膨胀。
- 体征:腹软或紧张,Murphy征阳性,可能出现肌紧张或反跳痛。
- 血象变化: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
4. 诊断与治疗
胆石性肠绞塞综合征的诊断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如腹部平片、CT、B超)和临床表现。目前,治疗以手术为主,包括解除胆道梗阻、取出结石以及修复肠道损伤。对于感染严重的患者,还需联合抗生素治疗。
5. 总结
胆石性肠绞塞综合征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肠梗阻加重、感染扩散、穿孔和瘘管形成,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和死亡。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尽快就医,通过手术等治疗手段控制病情,避免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