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具体分类及子类如下:
一、光分析法(Spectroscopic Analysis)
以物质的光学性质为特征,通过测量光的辐射或吸收、散射等信号进行分析。
-
原子光谱法
-
原子吸收光谱 :用于检测金属元素含量(如铁、铜等)
-
原子发射光谱 :通过激发原子后发射的特征光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
原子荧光光谱 :基于原子能级跃迁产生的荧光信号
-
X射线荧光光谱 (XRF):非破坏性检测元素组成
-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 (ICP-OES):用于痕量元素分析
-
-
分子光谱法
-
紫外-可见光谱 (UV-Vis):检测分子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
-
红外光谱 (IR):通过分子振动吸收红外光确定官能团
-
核磁共振谱 (NMR):分析分子结构中的氢、碳等原子的环境
-
拉曼光谱 :基于分子振动信息的非破坏性分析
-
-
非光谱法
-
散射光谱 (如丁达尔效应、瑞利散射):测量光的散射特性
-
干涉与衍射 :利用光波的干涉和衍射原理分析物质结构
-
偏振光谱 :检测物质对偏振光的响应
-
二、电化学分析法(Electrical Analysis)
基于物质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通过电信号(如电流、电位、电阻)进行分析。
-
电导分析法 :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用于检测离子浓度
-
电位分析法 :通过电极电位变化确定物质含量(如酸碱滴定)
-
电解与库仑法 :电解过程中测量电量变化,库仑法用于定量分析
-
伏安与极谱法 :伏安法通过电流-电压曲线分析物质响应,极谱法基于电位-电流曲线
三、色谱法(Chromatography)
利用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差异进行分离分析。
-
气相色谱法(GC) :分析气体或易挥发液体成分
-
液相色谱法(LC) :用于复杂混合物的分离(如有机化合物分析)
-
凝胶色谱/离子色谱 :根据分子大小或电荷进行分离
-
超临界流体色谱 :利用超临界CO₂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技术
其他分类方式
-
按分析目的 :成分分析(如元素检测)、结构分析(如分子结构鉴定)、表面/形貌分析(如材料表面特性研究)
-
按物理量测量 :光谱法(光信号)、电化学信号、色谱信号等
以上分类方式覆盖了仪器分析的主要领域,不同方法可根据具体需求组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