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治疗原则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清除分泌物、调整体位、湿化痰液,必要时吸痰。
- 氧疗支持
- 根据病情选择鼻导管、面罩或头罩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
- 病因治疗
- 感染:静脉使用敏感抗生素(如阿莫西林)。
- 支气管痉挛:沙丁胺醇等支气管扩张剂缓解气道痉挛。
- 脑水肿:甘露醇脱水降颅压。
二、常用药物及作用
药物类型 | 代表药物 | 作用 | 注意事项 |
---|---|---|---|
呼吸兴奋剂 | 尼可刹米、洛贝林 | 刺激呼吸中枢,改善通气 | 需确保气道通畅,新生儿慎用。 |
糖皮质激素 | 地塞米松 | 减轻肺部炎症,缓解水肿 | 短期使用,避免长期副作用。 |
利尿剂 | 呋塞米 | 减轻肺水肿,降低心脏负荷 | 监测电解质平衡。 |
支气管扩张剂 | 沙丁胺醇 | 舒张气道平滑肌,改善通气 | 需配合吸氧使用。 |
三、关键注意事项
- 机械通气支持
- 严重呼吸衰竭(尤其Ⅱ型)需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药物无法替代。
- 个体化治疗
- 需根据血气分析、病因调整方案,如代谢性酸中毒需补碳酸氢钠。
- 禁忌自行用药
- 呼吸兴奋剂、激素等需严格遵医嘱,错误用药可能加重病情。
总结
小儿呼吸衰竭需综合治疗,药物仅为辅助手段。最有效的治疗是及时机械通气+病因控制(如抗感染)。家长应立即送医,由医生评估后制定方案,切勿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