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与高危人群
表皮葡萄球菌通常为皮肤正常菌群,但在以下情况下可能引发感染:
- 免疫力下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糖尿病、恶性肿瘤患者,或长期使用抗生素、接受机械通气、入住重症监护室等。
- 侵入途径:可通过吸入或血源性传播,导致肺部感染。
二、典型症状
症状与其他细菌性肺炎相似,但需注意以下特点:
- 发热:多为不规则发热(体温常超过38℃)。
- 呼吸道症状:咳嗽(初期干咳,后期咳脓性痰)、胸痛、呼吸急促,严重时出现口唇发紫、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等凹陷)。
- 全身症状:乏力、头痛、食欲减退,部分患者伴恶心、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三、诊断方法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痰培养或血培养可检测表皮葡萄球菌。
-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可见斑片状实变影、肺气囊等特征性改变。
四、治疗与预防
- 抗生素治疗:首选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针对耐药菌),需根据药敏试验调整用药。
- 支持治疗:包括退热、止咳、氧疗,重症需住院并加强营养支持。
- 预防措施:保持手卫生、避免接触感染者,高危人群需谨慎使用抗生素和侵入性操作。
五、并发症
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脓胸、肺脓肿、败血症甚至呼吸衰竭,尤其是合并基础肺病者风险更高。
若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并完善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