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耶尔森菌肺炎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 病因:主要因鼠疫耶尔森菌感染所致。该菌是一种革兰阴性短粗杆菌,无鞭毛,不形成芽胞,有荚膜,兼性厌氧。它主要寄生于啮齿类动物,通过鼠蚤在动物间传播,人可因接触感染动物或污染食物而患病,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在人间传播。
- 多发群体: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者、生活在疫区的人群以及密切接触感染患者的医务工作者。
- 症状:
- 原发吸入性鼠疫耶尔森菌肺炎:在接触鼠疫耶尔森菌肺炎患者之后,很快出现呼吸道症状,如气促、发绀、消瘦、咳白泡痰,很快出现咯血,还可出现明显的毒血症状和精神症状。死亡病例呈高度发绀,故有 “黑死病” 之称。
- 继发性鼠疫耶尔森菌肺炎:通常没有明显的皮肤病灶,呼吸系统受累一般发生在发热数天至 1 周以后,表现为咳嗽、气促、发绀、咯血、胸痛等。
- 检查:
- 血常规检查:血白细胞一般为(10~20)×10⁹/L,明显核左移,甚至出现类白血病反应。
- 致病菌培养:痰、血或淋巴结吸出物致病菌培养阳性,有助于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
- 直接荧光素标记抗体染色:检测标本中的致病菌抗原,具有快速的特点,可作为病因诊断。
- 血凝试验:用 F1 抗原检测血清抗体,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有 4 倍增长,或单份血清效价超过 1∶16,有诊断意义。
- 并发症:可合并胸腔积液、呼吸衰竭、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等。
- 治疗:以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为主,常用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等,临床应用时需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相应选择。还应注意隔离,严格隔离患者,控制感染,防治并发症。
- 危害:鼠疫耶尔森菌肺炎传染性强,病死率高,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凶险,进展迅速。但如果在病程早期积极治疗,可控制感染,大大降低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