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脑膜炎(Acute Purulent Meningitis, APM)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由各种不同类型的化脓细菌引起,这些细菌可以侵袭软脑膜和蛛网膜,导致炎症反应。这种疾病的特点是起病急骤、病情严重且预后较差。
病因方面,常见的致病菌包括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葡萄球菌、肠杆菌等。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最常见的是通过血液传播到达脑膜,但也可以通过直接扩散或外伤、医源性污染等方式进入。
临床表现上,患者通常会出现一系列典型的症状,如高热、畏寒、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烦躁不安、惊厥甚至昏迷等。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症状可能更加复杂,除了上述症状之外,还可能出现易激惹、嗜睡、呼吸困难、黄疸等症状,并且新生儿可能会表现出体温不稳定、吐奶、尖叫和惊厥等非特异性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脑膜刺激征,比如颈项强直、Kernig征阳性、Brudzinski征阳性等。
诊断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进行判断。关键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脑脊液分析、血培养、血常规以及影像学检查(如CT、MRI)。脑脊液检查在诊断中尤为重要,表现为压力增高、外观混浊或呈米汤样、细胞计数显著增加、蛋白质含量升高及糖含量降低等特征。
治疗急性化脓性脑膜炎需要迅速采取措施,以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抗生素的选择取决于病原菌的种类,常用的药物有头孢曲松、青霉素、阿莫西林等广谱抗生素,必要时也会使用激素来减轻炎症反应和支持治疗。对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还需要给予脱水降颅压的药物,例如甘露醇。
值得注意的是,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包括脑积水、脑室管膜炎、癫痫发作、听力损失、视力损害以及其他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一旦怀疑此病,必须立即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紧急医疗状况,要求快速准确的诊断和积极的治疗策略。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