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期饮食管理
- 禁食:急性发作期需严格禁食,通过胃肠减压减轻肠道负担。
- 营养支持:必要时通过静脉或肠外营养维持身体所需能量。
二、慢性期饮食调整
- 低脂低乳糖饮食
- 脂肪摄入量不超过40克/天,优先选择长链脂肪(如橄榄油)。
- 避免乳制品(如牛奶),以防乳糖不耐受加重症状。
- 流质/半流质食物
- 推荐粥、米汤等易消化流食,每日500-1000ml,提供营养且减少肠道刺激。
- 可逐渐过渡到低纤维软食,如面条、蒸蛋。
- 优质蛋白质补充
- 选择鱼肉、虾肉、蛋清等易吸收的蛋白质来源,避免红肉。
-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 多吃富含维生素B12、D、K的食材(如深海鱼、蛋黄),必要时通过补充剂调整。
三、需避免的食物
- 产气食物:豆类、洋葱、萝卜、碳酸饮料等易加重腹胀。
- 高纤维食物:如全麦面包、坚果、带籽水果,可能刺激肠道。
- 刺激性食物:辣椒、酒精、浓茶等会加剧肠道痉挛。
四、其他注意事项
- 少食多餐:每日5-6餐,减轻消化负担。
- 监测与调整:定期复查电解质、血糖等指标,根据恢复情况调整饮食方案。
提示:若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肠穿孔等并发症,需及时手术干预。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