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 寄生虫感染:最常见原因,包括丝虫、钩虫、蛔虫等幼虫感染,尤其是隐型丝虫病。
- 过敏反应:对花粉、尘螨、药物(如青霉素)等过敏原的免疫反应。
- 其他因素:呼吸道感染(细菌、病毒)、环境污染物(烟雾、尘埃)等也可能诱发。
症状
- 常见表现:发热、乏力、头痛、咳嗽(夜间加重)、胸痛、喘息等类似感冒症状。
- 严重症状:哮喘发作、呼吸困难、咯血,少数患儿出现淋巴结肿大或肝大。
- 病程差异:
- 轻症:可能无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
- 慢性感染:如丝虫感染,病程可长达数年。
诊断
- 血液检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IgE水平升高。
-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显示肺部炎症或间质性改变。
- 寄生虫检测:粪便查虫卵或免疫学检测(如抗体阳性)可明确病因。
治疗
- 抗寄生虫药物:如阿苯达唑、乙胺嗪,针对寄生虫感染。
- 糖皮质激素:用于重症哮喘或过敏反应,如泼尼松。
- 对症治疗:止咳平喘药物(如氯雷他定)缓解症状。
- 避免诱因:远离过敏原、改善卫生环境。
预防
- 保持环境卫生,减少寄生虫接触。
- 均衡饮食、增强免疫力,避免过敏原。
-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和治疗。
若孩子出现持续发热、咳嗽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排查,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