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原与传播途径
- 病原体: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于肝、肺等器官,成虫则寄生于犬科动物小肠中。
- 传播方式:主要通过误食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水源,或接触感染犬的皮毛后未彻底清洁手部而经口感染。虫卵也可通过犬粪污染环境(如土壤、蔬菜)间接传播。
2. 症状表现
- 早期症状:通常无明显症状,感染多年后可能体检时偶然发现。
- 典型症状:
- 肝棘球蚴病:右上腹隐痛、腹胀、食欲减退,严重时出现黄疸。
- 肺棘球蚴病:胸闷、刺激性咳嗽,囊肿破裂可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 其他部位:如脑部感染可引发头痛、呕吐,眼部感染则影响视力。
- 并发症:囊肿破裂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继发感染(如脓胸)等。
3. 流行病学特点
- 高发地区:主要流行于畜牧区,如内蒙古、新疆、西藏等省份。
- 高危人群:牧民、农民、与犬密切接触者及儿童(因易接触宠物犬)。
4. 诊断与治疗
- 诊断方法:影像学检查(B超、CT)和血清学检测是主要手段。
- 治疗手段:
- 手术:切除囊肿是主要方法,需避免囊液外溢引发过敏。
- 药物: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可辅助治疗,但需长期服用。
5. 预防措施
- 控制传染源:定期给犬驱虫,妥善处理犬粪。
- 个人防护:避免接触犬类皮毛,饮用安全水源,生食蔬菜需彻底清洗。
细粒棘球蚴病通过虫卵传播,对肝、肺等器官造成机械性压迫和损害,需通过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其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