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是一种少见的肺部疾病,其特征是肺组织内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通常由吸入过敏物质引发超敏反应。以下是关于该疾病的详细介绍:
1. 定义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是一种因吸入不明过敏物质导致的肺组织变态反应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肺内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能伴随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该病起病较急,病情进展迅速,严重时可导致急性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2. 病因
该病的病因主要与吸入过敏源有关,如灰尘、霉菌孢子或其他未知物质。部分患者可能与个人体质或近期吸烟史有关。
3. 临床表现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
- 常见症状: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咳嗽(多为干咳)、呼吸困难、呼吸急促、肌肉酸痛、胸痛。
- 严重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氧血症甚至急性呼吸衰竭。
- 其他表现:肺部听诊可闻及爆裂音或哮鸣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动过速。
4. 诊断方法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的诊断需结合多项指标:
- 病史:患者通常有过敏史。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显示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增多。
- C-反应蛋白升高。
- 影像学检查:
- 胸部X线或CT显示双肺弥漫性肺浸润,呈对称性分布。
- 支气管肺泡灌洗:
- 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大于10%。
- 胸腔积液分析:
- 胸水中嗜酸粒细胞计数大于0.5。
5. 治疗方法
治疗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的首选药物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具体方案如下:
- 急性期治疗:静脉注射甲泼尼龙(60~125mg/6小时),症状缓解后改为口服泼尼松(40~60mg/天)。
- 维持治疗:症状控制后逐渐减量,总疗程通常为2~4周。
- 对症支持:对于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可能需要机械通气支持。
6. 预后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的预后通常较好,多数患者经治疗后可完全康复,且治愈后一般不会复发。部分患者可能因病情严重而需要机械通气支持,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复发。
总结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是一种由过敏反应引起的急性肺部疾病,病情进展迅速,但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如果您或周围人出现类似症状,建议尽快就医以获得确诊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