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义与分类
- 基本概念:左、右束支是心脏传导系统的重要部分,负责将电信号从房室结传递至心室肌。当两者同时出现阻滞时,称为双侧束支传导阻滞,可能引发心室率减慢、心律不齐等问题。
- 阻滞程度:
- 一度/二度阻滞:部分电信号传导延迟或部分中断。
- 三度阻滞(完全性):电信号完全无法通过阻滞部位,心室率显著降低,需依赖人工起搏器维持正常功能。
2. 病因
- 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炎等,长期损害心脏传导系统。
- 其他因素:高钾血症、药物副作用(如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电解质紊乱、心脏手术损伤等。
- 年龄相关:老年人因心脏传导系统退化,风险较高。
3. 症状
- 轻度阻滞:可能无症状。
- 重度阻滞:
- 心悸、胸闷、头晕、乏力。
- 严重时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短暂意识丧失)、心脏骤停甚至猝死。
4. 诊断
- 心电图:核心检查,显示P-R间期延长、QRS波形异常,可判断阻滞程度及类型。
- 动态心电图:监测24小时心电变化,捕捉间歇性阻滞。
- 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排除其他心脏疾病。
5. 治疗
- 病因治疗:控制高血压、改善心肌缺血、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 药物治疗:
- 心率过缓时使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临时提升心率。
-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用于特定类型心律失常。
- 起搏器植入:严重症状(如晕厥、心功能不全)需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6. 预后与预防
- 预后:取决于基础疾病及治疗及时性。未及时干预者可能出现猝死。
- 预防:
- 积极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
- 避免滥用可能影响心脏传导的药物。
- 定期体检,监测心电图变化。
总结
双侧束支传导阻滞是一种严重的心脏传导异常,需结合病因治疗与对症干预。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并调整生活方式以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