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性并行心律
定义
室性并行心律是指在心脏正常传导系统(窦房结)之外,心室存在一个或多个异位起搏点,这些起搏点规律地自行发放冲动并与窦性心律同时存在,形成并行心律。其核心特征是异位起搏点与窦房结的冲动相互竞争,但互不干扰对方的节律。
心电图特点
- 联律间期不固定:异位室性搏动与窦性搏动的配对间期差异较大(通常>0.08秒)。
- 间期倍数关系:相邻异位搏动之间的时距相等,或存在最大公约数关系。
- 室性融合波:当窦性冲动与异位冲动同时抵达心室时,可能产生形态介于两者之间的QRS波(融合波)。
- 频率:通常为30~60次/分钟,若频率>60次/分钟则称为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
二、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
定义
当室性并行心律的频率超过60次/分钟时,称为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属于较常见的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类型。
心电图特点
- 连续异位搏动:连续出现3次或以上室性异位搏动,QRS波增宽、畸形。
- 频率范围:多为60~150次/分钟,最短联律间期与最短异位搏动周期的比值<0%。
- 代偿间歇:停顿间期通常为心动过速周期的整数倍。
三、病因与临床表现
病因
- 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原因。
- 全身性疾病:尿毒症、低钾血症、白血病等也可能诱发。
- 其他因素: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电解质紊乱等。
症状
- 轻者可无症状,重者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甚至晕厥或心力衰竭。
- 若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症状可能更显著。
四、治疗与管理
治疗原则
- 无症状者:通常无需特殊处理,需定期监测。
- 有症状者:
- 药物控制:如利多卡因、普罗帕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 非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术(破坏异位起搏点)或起搏器植入(调节心率)。
日常注意事项
- 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波动及过量饮酒。
-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冠心病、心肌炎等。
五、鉴别诊断
需与期前收缩性室性心动过速、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等鉴别,主要依据心电图特征(如间期倍数关系、融合波等)。
如需进一步检查或治疗,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