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如不治疗,会引发多种严重后果,具体如下:
- 肠道局部并发症
- 肠穿孔:炎症会使肠壁组织遭到破坏,变得薄弱,最终导致肠穿孔。肠穿孔后,肠道内的容物会进入腹腔,引发急性腹膜炎。
- 肠梗阻:病变累及肠壁全层,可导致肠管僵硬、狭窄、粘连,进而引起肠梗阻,出现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
- 肠道出血:肠黏膜广泛出血,严重时可导致大量便血,短时间内出血量可达数百毫升,进而引发贫血、休克等一系列问题。
- 全身性并发症
- 感染性休克:肠道细菌及其毒素会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性感染,导致感染性休克。患者会出现高热、寒战、神志淡漠、嗜睡、谵语、血压下降等症状,若不及时救治,死亡率极高。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感染、组织损伤等因素可激活凝血系统,导致 DIC。此时,全身广泛的微血栓形成,会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进而引发多部位出血,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血尿等,同时还会影响器官功能。
- 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情持续恶化,会影响多个器官的功能,如急性肾衰、呼吸衰竭、肝功能衰竭等。急性肾衰可出现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等;呼吸衰竭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等;肝功能衰竭可导致黄疸、肝性脑病等。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起病急、病情重,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患者死亡。一旦怀疑有该病,应立即就医,进行积极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