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腔闭式引流
若患儿出现大量积气、呼吸循环衰竭等危急情况,需立即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排气减压。该方法通过外科手术置入引流管持续排出气体,可快速缓解胸腔高压状态,恢复肺部膨胀。对于张力性气胸或持续气漏,此方法能显著改善氧合和循环功能。 -
机械通气支持
对于严重呼吸困难或无法自主呼吸的患儿,需采用机械通气(如BiPAP模式)提供呼吸支持。通过降低正压、延长呼气时间,可减少肺泡萎陷并促进气体交换,适用于早产儿或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例。 -
药物治疗
- 肺表面活性物质:如重组人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适用于肺不张患儿,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稳定性。
- 抗生素:针对感染引起的肺气漏,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青霉素、头孢克肟等药物控制感染。
-
保守治疗
对少量肺气漏且症状轻微的患儿,可采取保守观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血氧饱和度),避免哭闹加重气漏,同时保证充足营养和吸氧支持。 -
病因治疗
积极处理原发病,如控制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纠正肺动脉高压等,以减少肺气漏复发风险。
注意事项:治疗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进行,结合肺部超声等无创监测手段动态评估病情。若合并心包积气或纵隔气肿,需紧急穿刺减压。家长应配合医生调整治疗方案,避免烟雾刺激并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