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Nonparoxysmal Sinus Tachycardia,简称NPS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律失常,以下是对该疾病的详细解答:
1. 定义与特点
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是指在没有其他明确原因的情况下,静息心率持续超过100次/分钟的一种窦性心律失常。这种心动过速的特点是心率逐渐加快和逐渐减慢,而非突发突止,因此称为“非阵发性”。它通常被认为是窦房结自律性异常升高的一种表现,但与窦性心律的固有频率相比,其频率显著增加。
2. 症状
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的常见症状包括:
- 心悸:是最常见的症状。
- 胸闷、乏力、头晕:这些症状可能与心率过快有关。
- 精神紧张:患者可能出现与心率严重程度不符的焦虑症状。
- 晕厥: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因心率过快导致的低血压性晕厥。
- 间歇性或持续性症状:病程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不等。
3. 原因
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的病因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如运动、情绪激动、饮酒或浓茶等。
-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能导致窦房结的自律性异常。
- 自身免疫因素: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阳性。
- 其他诱因: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发热、缺氧、心力衰竭等疾病,以及某些药物(如抗胆碱类药物、拟肾上腺素类药物)的使用。
4. 诊断方法
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的诊断通常需要以下检查:
- 常规心电图:明确窦性心律特征,排除其他心律失常。
-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的心率变化,判断心动过速是持续性还是间歇性。
- 心脏彩超:评估心功能,排除心肌病或心脏结构异常。
- 窦房结固有心率测定:通过药物阻断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测定窦房结的固有频率。
- 电生理检查:排除其他室上性心动过速。
5. 治疗方法
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方法包括:
- 一般治疗:
- 避免诱发因素,如减少浓茶、咖啡、酒精摄入。
-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 药物治疗:
- 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比索洛尔)减慢心率。
- 必要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维拉帕米)。
- 手术治疗:
- 射频消融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心动过速频繁发作的患者。
- 永久起搏器植入:适用于心率过慢导致严重症状的患者。
- 心理治疗: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心理干预,缓解精神紧张。
6. 预防与护理
-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高脂、辛辣刺激性食物。
-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监测心率变化。
- 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
总结
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律失常,通常表现为静息心率持续过快,病因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通过动态心电图等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治疗以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为主,必要时可进行射频消融或起搏器植入。若您或身边的人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