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小雁塔属于 密檐式砖塔 ,是唐代佛教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具有以下特征:
-
建筑形式
小雁塔为典型的密檐式砖塔,通体由青砖砌成,塔身平面为正方形,自下而上逐层内收,形成优美的弧形轮廓线。每层檐下砌有菱角牙子,南北面各辟一门。
-
历史背景
始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707-710年),原为存放高僧义净从天竺带回的佛教经卷、佛舍利而建,距今1300余年。因规模小于大雁塔,故称“小雁塔”。
-
结构特点
-
原本为15层,现存13层,高43.4米(原高约46米),塔基边长11米。
-
塔刹部分损毁,现由塔基、塔身和塔顶三部分组成。
-
-
文化意义
小雁塔是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与大雁塔并称“唐代双塔”,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每年腊八节期间会举行撞钟活动,成为西安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
小雁塔不仅是唐代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见证,吸引着国内外游客与信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