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因与高危人群
- 病原体:主要由星形诺卡菌(约占85%)和巴西诺卡菌引起,这类细菌为需氧革兰阳性杆菌,常存在于土壤中,通过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进入人体。
- 高危人群: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淋巴瘤、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者)风险较高,此外肺泡蛋白沉着症、糖尿病患者等也易感染。
2. 症状表现
- 呼吸道症状:咳嗽、咳脓痰或血痰、胸痛、气急,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
- 全身症状:发热、疲乏、厌食、消瘦等。
- 并发症: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合并败血症、脑脓肿或脓胸。
3. 诊断方法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显示中性粒细胞增高,痰或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可确诊。
-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可见炎症浸润、结节状阴影或脓肿空洞,多分布于两下肺。
- 病理检查:肺组织活检可辅助鉴别诊断。
4. 治疗与预后
- 药物治疗:首选复方磺胺甲噁唑,过敏者可选用亚胺培南联合阿米卡星,疗程通常3-6个月。
- 手术治疗:慢性肺脓肿需手术切开引流。
- 预后:早期诊断并治疗者治愈率较高,但若发展为败血症或多器官损害则预后不良。
5. 预防与日常管理
- 预防措施:避免接触土壤菌丝,保持环境卫生,增强免疫力。
- 生活管理:戒烟酒、清淡饮食、适度运动,定期复查。
若出现持续发热、咳嗽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呼吸内科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