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信息
-
病因
主要与妊娠期生理变化相关:- 血流淤滞:增大的子宫压迫盆腔静脉,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
- 血液高凝:孕期雌激素水平升高,凝血因子增加,易形成血栓。
- 血管损伤:剖宫产、静脉曲张等可能直接损伤血管壁。
-
高危人群
- 剖宫产孕妇(风险比顺产高20倍)。
- 年龄>35岁、肥胖、多产或既往有血栓史的孕妇。
- 合并心肺疾病、长期卧床或活动减少者。
-
典型症状
- “肺梗死三联征”:呼吸困难(最常见)、胸痛(深呼吸加重)、咯血。
- 其他表现:咳嗽、晕厥、烦躁不安、单侧下肢肿胀等。
-
治疗原则
- 抗凝治疗:首选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需根据孕周调整剂量,避免影响胎儿。
- 溶栓治疗:仅用于大面积肺栓塞或危及生命的病例,需权衡出血风险。
- 紧急处理:吸氧、镇痛、纠正心功能衰竭,必要时手术取栓。
-
预防措施
- 妊娠期适度活动,避免久坐或长期卧床。
- 控制体重,积极治疗静脉曲张等基础疾病。
- 剖宫产后需密切监测下肢静脉情况,必要时使用抗凝药物。
若孕妇出现不明原因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肺栓塞,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降低母婴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