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因与发病机制
- 主要致病菌:烟曲霉最常见,其次是黄曲霉、黑曲霉等。
- 过敏反应:患者多为哮喘或囊性纤维化患者,因吸入高浓度曲霉孢子引发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导致气道炎症和黏液嵌塞。
- 易感人群:对曲霉菌过敏者,尤其是哮喘患者(发病率约1%-5%)。
2. 临床表现
- 典型症状:
- 急性期:喘息、咯血、脓痰、发热、胸痛,咳出棕色痰栓(特征性表现)。
- 慢性期:反复咳嗽、咳痰,可能伴呼吸困难、体重下降。
- 不典型表现:少数患者出现肺外播散(如脑侵犯)或与曲霉球并存。
3. 诊断标准
- 必要条件:
- 哮喘或囊性纤维化病史。
- 血清总IgE升高(>500 IU/ml)及烟曲霉特异性IgE阳性。
- 辅助检查:
- 胸部HRCT:显示支气管扩张、黏液嵌塞(如“指套征”“印戒征”)。
- 痰培养或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曲霉菌感染证据。
4. 治疗与预后
- 药物治疗:
- 激素治疗:基础治疗,如泼尼松,用于控制炎症。
- 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减少真菌负荷。
- 并发症:反复感染、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等,严重者预后较差。
- 预防措施:避免接触曲霉菌(如保持环境干燥、远离霉变物品),增强免疫力。
5. 与其他疾病的区别
- 需与普通肺炎、肺结核、支气管哮喘等鉴别,通过影像学(如HRCT)和实验室检查(如IgE水平)可辅助诊断。
若出现长期咳嗽、喘息且常规治疗无效,尤其是合并过敏史或环境暴露史,建议及时就医排查AB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