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后遗症
-
呼吸系统损伤
- 肺部纤维化:炎症修复后可能导致肺组织纤维化,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呼吸困难。
- 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引发反复感染、咳嗽咳痰,甚至咯血。
-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狭窄导致持续性喘息和呼吸衰竭,严重者需长期药物控制。
-
心肺功能受损
-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心悸、乏力等心脏症状,或因肺功能下降导致活动耐力降低。
-
生长发育障碍
- 长期疾病消耗可能影响身高、体重增长,尤其是重症患儿。
-
神经系统损伤
- 少数病例可能出现脑炎、脑膜炎等并发症,导致智力发育迟缓或运动障碍。
二、影响后遗症发生的因素
- 病情严重程度:重症腺病毒肺炎(如合并多脏器衰竭、呼吸衰竭)后遗症风险显著高于轻症。
- 治疗时机:早期规范治疗可降低后遗症发生率,延误治疗可能加重损伤。
- 个体差异:免疫功能低下、存在基础疾病(如HIV感染、器官移植)的患儿更易遗留后遗症。
三、预防与应对建议
- 及时就医: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症状,需立即就诊。
- 规范治疗:确诊后应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及支持治疗,重症需住院监护。
- 康复期管理:
- 定期监测肺功能,避免呼吸道感染。
- 加强营养支持,适度锻炼以改善心肺功能。
总结
多数轻症腺病毒肺炎患儿可完全康复,但重症病例需警惕后遗症风险。及时干预和长期随访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若孩子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