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硫化氢中毒是因短期内吸入过量硫化氢气体引发的全身性疾病,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损害为主,可累及心血管等多器官。以下是综合信息整理:
1. 基本特征
- 气体特性:硫化氢为无色、具“臭鸡蛋味”的刺激性气体,易溶于水,比重高于空气,高浓度时嗅觉会快速疲劳而难以察觉。
- 常见暴露场景:多见于化工、造纸、污水处理、食品加工等行业,或因有机物腐败(如化粪池、阴沟)释放。
2. 中毒机制
- 毒性作用:硫化氢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与细胞内的氧化型谷胱甘肽结合,破坏抗氧化系统,并抑制含巯基的酶活性,导致细胞代谢障碍。
- 多系统损害:高浓度硫化氢可直接麻痹呼吸中枢,引发肺水肿、脑水肿及心肌损伤,严重者出现“电击样”猝死。
3. 症状表现
- 轻度中毒:
表现为眼刺痛、流泪、咳嗽、流涕、咽喉灼热、头晕、乏力等黏膜刺激症状,易被忽视。 - 中重度中毒:
- 呼吸系统:化学性肺炎、肺水肿(咳嗽、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
- 神经系统:意识模糊、昏迷、抽搐、脑水肿(颈项强直、呕吐)。
- 心血管系统:心肌酶升高、心电图异常(ST段改变、心律失常),甚至休克。
- 其他:低钾血症、肝肾功能异常等并发症。
4. 诊断与处理
- 诊断依据:结合接触史、典型症状(如呼出气体有臭鸡蛋味)、实验室检测(硫化氢残留、心肌酶升高)及心电图异常。
- 急救措施:
① 立即脱离中毒环境,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吸氧;
② 呼叫急救,监测生命体征;
③ 送医后需药物解毒(如亚硝酸钠)、对症支持治疗(如肺水肿用糖皮质激素)。
5. 预后与风险
- 轻度中毒及时处理预后良好,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多器官衰竭或猝死。
- 极高浓度暴露者可能在数秒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称为“闪电型”死亡。
急性硫化氢中毒具有突发性和高致命性,需结合暴露环境、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快速识别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