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形肺炎是肺部炎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因其影像学上表现为球形或类球形而得名。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 病因:常由细菌或病毒引起,以细菌感染较为常见,如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也可引发。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化学物质吸入等也可能导致球形肺炎。
- 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推测是致病菌侵入机体肺部后,肺部炎性渗出物通过肺泡间孔向四周扩散,形成各径线大致相等的炎性病灶。
- 临床表现:多数患者有急性炎症的表现,如发热、咳嗽、咳痰,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 检查:
- 血常规: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以及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如果是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可能增高。
- 血沉、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这三项检查均是反映炎症活动期的指标,若升高则提示炎症正处于活动期。
- 痰细菌培养、咽拭子培养:可判断具体为哪种细菌感染所致。
- 影像学检查:胸部 X 线或 CT 检查表现为孤立的球形块影,多为椭圆形或圆形,病灶边缘可模糊或清楚,以中低密度阴影为多,多数病灶边缘模糊,无分叶及毛刺征;肺门淋巴结一般不肿大;体层摄影显示病灶轮廓不清。多数患者病灶周围及肺门方向有较长索状阴影,提示肿块为炎症。
- 诊断与鉴别诊断:球形肺炎的确诊并不容易,重要的是靠排除诊断,需要与肺结核、肺癌、大叶性肺炎等相鉴别。例如,肺结核多慢性起病,以咳嗽、咯血为主,结核中毒症状明显;肺癌病灶在 CT 下边缘清晰光洁,密度均匀,附近胸膜常呈凹陷征,生长速度较快;大叶性肺炎肺部 CT 表现分为充血期、实变期、消散期等不同阶段,有其典型的影像学特征。
- 治疗:
- 抗感染治疗:一经疑似诊断应立即开始抗生素治疗,不必等待细菌培养结果。对于敏感菌株,青霉素 G 是首选药物,其他有效药物还包括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新一代氟喹诺酮类以及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林霉素等。
- 对症治疗:有发热、胸痛等症状时,可给予相应的退热、止痛治疗;呼吸困难者可给予氧疗。支持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补充液体等。
- 并发症:严重败血症可并发感染性休克甚至 ARDS;可并发心肌炎、心包炎甚至心力衰竭;可出现胸膜渗出及脓胸、机化性肺炎;还可并发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如胃溃疡及上消化道出血、腹泻、呕吐等。
- 预后:大多数患者经充分抗病原菌治疗后可痊愈,肺结构及功能恢复正常。但若合并其他严重原发病、免疫力低下或长期吸烟酗酒者则一般住院时间较长,预后相对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