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咳嗽又称变应性咳嗽,是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 疾病定义:具有过敏性体质的人群在接触了某些诱发因素后,出现的慢性咳嗽。
- 病因: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患者存在某些基因缺陷有关。油烟、灰尘、长时间讲话等高危因素可引起发作。接触环境中的变应原,如花粉、室内尘土、尘螨、霉菌、病毒、动物皮毛等也常诱发过敏性咳嗽。
- 多发群体:好发于过敏体质的人群,儿童更为常见。
- 症状:主要表现为长期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可伴有咽喉部异物感或发痒。咳嗽多在夜间或凌晨加剧,部分患者发作有一定的季节性,以春秋季为多。
- 检查:血常规检查中,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数通常不增高;通过过敏原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 IgE 检查,可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过敏体质以及确定变应原类型。
- 鉴别诊断:需与鼻后滴流综合征、咳嗽变应性哮喘、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相鉴别。例如,鼻后滴流综合征以白天咳嗽为主,入睡后较少咳嗽,是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鼻后和咽喉等部位刺激咳嗽感受器所致;咳嗽变应性哮喘存在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激发或舒张试验阳性,且有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增高、FeNO 增高等特点,而过敏性咳嗽没有这些表现;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可显示痰嗜酸粒细胞增高,过敏性咳嗽的痰嗜酸粒细胞则正常。
- 并发症:如果未及时治疗,往往迁延不愈,可产生失眠、焦虑、尿失禁、晕厥、气道黏膜损伤等并发症。
- 治疗:药物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同时需要避免诱发过敏的因素。常用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镇咳药物等。
- 预后:经过及时药物治疗,多数患者一般预后较好。
- 预防:避免接触过敏原,如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减少尘螨滋生,避免接触花粉、动物毛发等;注意饮食,避免食用可引起过敏的食物;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