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虫病性肺炎是由立克次体引起的全身性传染病,常侵犯肺部引起肺炎等病变。其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主要病因
- 恙螨叮咬:户外活动的人被恙螨叮咬后,感染了立克次体。立克次体通过叮咬伤口进入人体,在局部繁殖引起皮损,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立克次体血症,引起全身毒血症状和脏器的炎性病变。
- 进食被恙虫污染的生肉:也可能导致恙虫病立克次体肺炎。
- 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内脏、淋巴结等器官:这些器官都含有恙虫,接触后可能导致恙虫性肺炎。
诱发因素
- 环境因素:长期野外作业者或者具有草地接触史的人群,容易被恙虫叮咬后发生恙虫病性肺炎。
- 季节因素:在长江流域每年6~11月份恙虫流行的季节更容易发生恙虫病性肺炎。
发病机制
立克次体先在皮肤受损处繁殖,形成皮肤局部病变,有特殊溃疡及结痂。继而侵入血液及淋巴系统,形成立克次体血症,在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广泛的小血管炎、血管周围炎和血栓形成。毒血症在全身各器官可引起功能障碍和病损,甚至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在肺部可表现为间质肺炎,也可有肺泡炎、支气管炎、胸膜腔积液等表现。
易感人群
- 在疫源地生活的人群
- 从事户外活动的人群
-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 儿童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较弱,也更容易感染此病。
通过了解恙虫病性肺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可以更好地采取预防措施,如避免在疫源地长时间逗留、做好个人防护、定期清理和消毒居住环境等,以减少恙虫病性肺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