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性味归经
味辛、微苦、甘,性平,归肺、肝经。
二、功效与主治
- 疏风解表: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可煎服或捣汁外敷。
- 清热利湿:主治黄疸(传染性肝炎)、痢疾、乳糜尿等,常配伍茅莓根、桂圆等。
- 活血解毒:缓解疮疡肿毒、皮肤瘙痒、毒蛇咬伤,可捣烂外敷或煎洗。
- 止咳平喘:对百日咳、支气管炎有效,鲜品煎服效果更佳。
三、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鲜品30-60g,干品15-30g),或捣汁、浸酒。
-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患处。
四、临床应用
- 疟疾:全草煎服,连服3天,对控制症状有效。
- 乳糜尿:干根茎配伍桂圆煎服,连用15天。
- 慢性气管炎:蒸馏液口服,镇咳平喘效果显著。
- 跌打损伤:鲜品捣烂外敷,辅以酒冲服。
五、药理作用
具有降血压、抗炎、解痉、抗癌及抑菌作用,对疟原虫有抑制效果。
六、注意事项
- 禁忌:阴虚者不宜使用。
- 毒性:根部浓缩煎剂可能具毒性,临床应用前需做毒理试验。
七、相关配伍
- 感冒发热:配伍防风、独活等祛风药。
- 疮疡肿毒:与芭蕉根捣敷。
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引发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