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固酮缺乏症会遗传。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同,可将醛固酮缺乏症分为 4 类,其中先天性原发性醛固酮缺乏症和假性醛固酮缺乏症与遗传有关。具体如下:
- 先天性原发性醛固酮缺乏症:这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是 CYP11B2,该基因编码合成醛固酮的醛固酮合酶,位于染色体 8q24。
- 假性醛固酮缺乏症:本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其遗传方式可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可表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Ⅰ 型假性醛固酮减少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基因突变使集合管上皮细胞钠通道蛋白亚单位功能丧失,钠再吸收功能障碍。Ⅱ 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突变会引发各种电解质离子转运通道紊乱。
不过,并非所有的醛固酮缺乏症都由遗传因素导致,获得性原发性醛固酮缺乏症、获得性继发性醛固酮缺乏症就与遗传无关。获得性原发性醛固酮缺乏症多数是因为肾上腺皮质组织被毁损,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进而引起醛固酮缺乏。获得性继发性醛固酮缺乏症是最常见的类型,主要由各种肾脏疾病、系统性疾病引起的肾脏损害等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