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脂肪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良性胃部肿瘤,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
基本信息
- 发病率:胃脂肪瘤在胃良性肿瘤中相对罕见,其发生率约占胃肿瘤的0.1%~0.3%,占胃良性肿瘤的比例约为30%。
- 发病人群:多见于中年人,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异。
-
发病机制
- 脂肪组织发生于胚胎第14周,第24周时已基本形成脂肪小叶结构。脂肪细胞的发育过程分为原始间质细胞、前脂肪细胞、成脂肪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四个阶段,胃脂肪瘤中可出现上述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脂肪细胞,但主要为成熟脂肪细胞组成。
- 胃脂肪瘤可发生于胃体和胃窦,以胃窦部多见,90%源于黏膜下生长,肿瘤向胃腔突出形成胃内型;10%于浆膜下生长,向胃外腹腔内突出形成胃外型。
-
临床表现
- 多数胃脂肪瘤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有合并症时才出现症状。位于贲门附近者,可出现咽下困难;位于幽门区者可并发幽门梗阻症状。
- 如肿瘤表面有溃疡,可出现胃部不适、疼痛等类似胃溃疡或慢性胃炎的症状,约50%的病例可有出血,表现为黑便,少有呕血。体检时较大的肿瘤可在上腹部触及质地较软、活动、边界尚清的肿块。
-
诊断方法
- X线检查:显示胃内有圆形充盈缺损,边缘光滑,周围黏膜正常,胃蠕动波不受影响。在受挤压或胃收缩期时,肿瘤大小、形态可稍有改变,密度较淡,稍有透亮感。
- 胃镜检查:具有黏膜下肿瘤的特征,浆膜下的巨大脂肪瘤在胃镜下肿块境界不清,很像胃外肿块压迫胃壁。
- 病理检查:是确诊的依据,通过活检观察肿瘤组织的形态和细胞特征来确定诊断。
-
治疗方式
- 手术治疗:无症状的病例可不予处理,但由于本病术前诊断困难,大多数病例需手术切除以除外恶性病变。根据病变具体情况决定手术方式,可作肿瘤局部切除或连同部分胃壁的楔形切除,多发肿瘤可行胃部分切除术。近来有经内镜将息肉样肿瘤切除的报道。
- 其他治疗:对于较小的、无症状的肿瘤,也可以定期进行胃镜等检查监测其变化情况。
总的来说,胃脂肪瘤虽然大多为良性且进展缓慢,恶变极少,但仍需引起重视。如果出现相关症状或在体检中发现疑似胃脂肪瘤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