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属(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支气管、肺部感染性疾病,属于肺部真菌感染中最常见的类型。其特点如下:
1. 病因与危险因素
- 致病菌:白色念珠菌毒力最强且最常见,其他如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等也可致病。
- 发病机制: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当人体免疫力下降、生理屏障破坏(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存在严重基础疾病(如艾滋病、器官移植后)时,易引发感染。
- 感染途径:以内源性感染为主,也可通过外源性途径(如院内交叉感染)传播。
2. 临床表现
根据感染类型不同,症状有所差异:
- 支气管炎型:症状较轻,表现为咳嗽、咳少量白色黏液痰,类似慢性支气管炎。
- 肺炎型:症状较严重,包括发热、畏寒、咳白色黏液胶冻样痰或脓痰,可伴呼吸困难、胸痛,甚至出现低血压或休克。
- 过敏型:表现为支气管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症状,如气喘、流涕、喷嚏等。
3. 诊断与影像学特征
- 影像学表现:
- 支气管炎型可见肺纹理增粗、肺门淋巴结肿大。
- 肺炎型多显示双肺中下部斑点状、片状实变阴影,偶有空洞或胸腔积液。
- 病原学检查:痰培养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出念珠菌是主要确诊依据。
4. 治疗与预后
- 药物治疗:首选氟康唑,重症或耐药病例可选用卡泊芬净、伏立康唑或两性霉素B。
- 支持治疗:包括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处理原发疾病。
- 预后:免疫功能正常者预后较好;若合并严重免疫缺陷或未及时治疗,可能并发菌血症、心肌炎等,甚至危及生命。
5. 易感人群
-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者、免疫缺陷患者、器官移植受者、长期卧床及老年人等均为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