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出现光晕(即日晕)是一种由大气光学现象产生的自然奇观,其形成与卷层云中的冰晶对阳光的折射或反射有关。以下是关于该现象的详细解析:
一、形成原理
- 冰晶折射作用:日晕主要由卷层云中的六边形冰晶对阳光的两次折射引发,不同波长的光分散形成彩色光环,颜色分布通常为内红外紫。
- 云层条件:卷层云通常位于5500-8000米高空,云层中冰晶含量越高,光晕越明显。
- 光学路径:当太阳光穿过冰晶时,光线发生散射、干涉,可能形成多个太阳影像或光弧,如“双日凌空”现象。
二、天气预兆
- 谚语预示:民间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日晕常预示未来12-24小时内可能出现阴雨或雷暴天气。
- 气象关联:日晕反映高空水汽充沛,可能与暖锋、气旋等天气系统相关,但并非必然带来降雨。
三、观测案例
- 近期现象:2025年4月8日杭州西湖出现巨大日晕,同日甘孜巴塘曾观测到罕见的“双日凌空”现象。
- 其他记录:北京在2025年3月13日、2月19日也出现过清晰日晕,西藏拉萨和内蒙古多地曾有巨型日晕报道。
四、观测注意事项
- 防护措施:直接注视日晕可能损伤视力,建议通过相机或滤光设备间接观察。
- 美学价值:日晕常被形容为“太阳戴美瞳”,彩色光环与蓝天形成强烈视觉对比,成为摄影爱好者追逐的题材。
日晕不仅展现了大气的物理特性,还融合了科学观测与文化寓意,成为连接自然现象与人类感知的独特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