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疗机制
- 通过加压减少瘢痕组织血流量,造成局部缺血缺氧环境,抑制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胶原合成。
- 促进胶原酶活性,加速胶原分解,改善瘢痕结构。
- 减轻炎症反应和血管扩张,缓解红肿瘙痒。
-
适用人群
- 增生性瘢痕患者。
- 面积较大不适合放疗/药物注射的瘢痕。
- 术后切口瘢痕(拆线后半年内使用效果最佳)。
- 瘢痕疙瘩术后或放疗后的辅助治疗。
-
治疗方法
- 压迫材料:弹力绷带、压力服、热塑夹板、定制压力衣等。
- 压力要求:需维持15-40 mmHg(约2.7-4.0 kPa),以不影响远端循环为宜。
- 穿戴时间:每天≥23小时,持续6-12个月甚至更久。
- 注意事项:
- 早期开始(创面愈合后即开始)。
- 压力需均匀,凹陷部位可加垫海绵。
- 定期复诊调整压力衣尺寸和压力值。
-
疗效与疗程
- 2周后瘙痒疼痛减轻,1个月瘢痕软化。
- 3-6个月充血减少,8-10个月瘢痕变平、颜色接近肤色。
- 停止治疗标志:瘢痕充血消退、质地变软、功能改善。
-
优缺点
- 优点:操作简便、副作用少、经济实惠。
- 缺点:需长期坚持(至少半年)、显效慢、复发率高。
-
联合治疗
- 可配合硅酮凝胶、药物注射、激光等增强疗效。
- 糖尿病或皮肤敏感者需谨慎,避免过度压迫导致损伤。
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瘢痕类型和部位定制个性化方案,以提高疗效并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