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是安徽省下辖的地级市,全称蚌埠市,简称“蚌”,别称“珠城”。以下是关于蚌埠的综合介绍:
一、地理位置
-
行政区划 :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淮河中游两岸,是淮河文化发祥地之一。
-
周边城市 :北接濉溪、宿州、灵璧、泗县,南连淮南、凤阳,东邻明光、江苏泗洪,西靠蒙城、凤台。
-
面积与人口 :总面积约5959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29.6万人。
二、历史与文化
-
历史渊源 :史前时期为淮夷族聚居地,传说大禹治水时在此娶涂山氏女为妻,启建立夏朝。
-
文化底蕴 :
-
津浦铁路纵贯南北,淮河穿流而过,形成“山水相连”的地理特征。
-
拥有“禹会诸侯地”“淮上明珠城”等美誉,曾是安徽军政府及凤阳政府驻地。
-
-
文字起源 :双墩文化遗址出土的刻画符号,被确认为中国文字重要起源之一。
三、行政区划与经济发展
-
辖区调整 :现辖怀远、五河、固镇三县,以及龙子湖、蚌山、禹会、淮上四个行政区。
-
功能区划分 :包含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
-
经济地位 :安徽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也是合肥都市圈成员。
四、交通与旅游
-
交通枢纽 :铁路、公路网络发达,是连接华东地区的重要节点。
-
旅游资源 :
-
淮河风光带、龙子湖湿地等自然景观,适合生态游与休闲。
-
历史文化景点如大禹故里、禹会诸侯遗址等,兼具教育与旅游价值。
-
五、名称由来
-
“蚌埠”的含义 :因淮河中游盛产河蚌而得名,与“珍珠”谐音,故称“珠城”。
-
常见误区 :蚌埠不读作“bàng fù”,而是“bèng bù”,后者为地名专用字。
以上信息综合自政府公开资料及权威百科,涵盖地理、历史、经济等多维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