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温对蜜蜂的影响
-
活动能力下降
当外界温度超过35℃时,蜜源植物水分蒸发减少,花蜜分泌量下降,蜜蜂出巢采集频率显著降低。若温度达到40℃,蜜蜂仅会外出采水,几乎停止采集花蜜。 -
蜂群健康受损
- 工蜂寿命缩短:高温下工蜂需频繁扇风降温或外出采水,体力消耗加剧,寿命明显缩短。
- 幼虫发育受阻:蜂巢温度超过40℃时,幼虫难以正常发育,工蜂需持续降温,进一步加剧体力消耗。
- 卷翅病风险:高温干燥环境易导致幼蜂翅膀无法伸展,形成残疾蜂,降低蜂群生产力。
-
繁殖能力下降
高温环境下蜂王产卵量减少甚至停产,同时工蜂因高强度劳动寿命缩短,蜂群繁殖能力显著下降。 -
病虫害威胁
高温干燥天气可能诱发巢虫、胡蜂侵扰及病毒滋生,进一步威胁蜂群生存。
二、应对高温的措施
-
遮荫降温
- 将蜂箱移至树荫下或搭建遮阴棚,避免阳光直射,蜂箱内温度可降低3-5℃。
- 使用草帘、树枝等临时遮阴材料,兼顾通风与遮阳。
-
增强通风
- 意蜂:扩大巢门、开启箱壁通风口,促进空气流通。
- 中蜂:通过箱底排水和箱壁凝结水汽辅助降温。
-
人工补水和增湿
- 在蜂箱内放置饲喂盒,定期补充清水,避免蜂巢湿度低于40%。
- 向蜂箱周围喷洒水雾,增加环境湿度(注意避免直接喷淋蜂群)。
-
调整管理策略
- 减少采蜜强度:高温期避免频繁取蜜,减少蜂群劳动负担。
- 囚王断子:意蜂可在7月上旬囚禁蜂王,暂停繁殖以保存实力。
- 提前育虫:在高温来临前培育充足子脾,确保蜂群有足够工蜂应对危机。
三、长期建议
- 选择抗高温品种:中蜂对高温适应性较强,可优先养殖。
- 关注气候变化:极端高温可能常态化,需结合当地气候调整养蜂规划。
- 加强病虫害防治:高温易引发巢虫和病毒,需定期检查蜂群并采取预防措施。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缓解高温对蜜蜂的负面影响,保障蜂群健康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