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主要病因如下:
- 雌激素水平下降:绝经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分泌显著减少。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能调节血脂代谢,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还能维持血管内皮功能,使其释放一氧化氮等舒张血管物质,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血小板聚集和炎症反应等。雌激素水平降低,这些保护作用减弱,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 血脂异常:绝经后,女性体内的脂质代谢容易发生紊乱,表现为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这些变化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 血压波动:绝经期间,女性体内的激素变化可能导致血压不稳定,长期的血压波动容易损伤血管内皮,使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
- 胰岛素抵抗:绝经后,女性出现胰岛素抵抗的几率增加,导致血糖升高,影响糖代谢,还可引起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进而影响脂质代谢,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绝经后女性往往体力活动减少、体重增加、肥胖发生率上升,加上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如焦虑、抑郁等,也会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