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部症状
- 伤口出血、肿痛:鼠咬伤后常出现皮肤破损、出血,伴随明显肿胀和疼痛。
- 硬结样溃疡:若感染小螺菌,伤口可能形成硬结、水泡,甚至坏死溃疡,表面覆盖黑痂。
- 淋巴结肿大:咬伤部位附近的淋巴结可能肿大、压痛,常见于腋窝或腹股沟处。
二、全身症状
- 发热:体温可能骤升至39-40℃,伴随寒战,反复高热可持续数周。
- 皮疹:特征性表现为四肢、躯干出现暗紫色斑疹或瘀斑,热退后皮疹可能暂时消退,但反复发作。
- 其他症状:如头晕、乏力、恶心、呼吸困难,严重时可能出现胸痛、咳血或皮肤黏膜充血。
三、并发症风险
鼠咬伤可能引发鼠疫、鼠咬热等疾病,表现为持续高热、淋巴结肿大、多脏器功能衰竭等,需及时就医。
建议处理措施:
- 立即用酒精或清水冲洗伤口,避免感染;
- 尽早就医注射疫苗(如出血热疫苗)并监测体温;
- 若出现发热、皮疹或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