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怀柔区名称的由来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名称来源
怀柔区名出自《诗经·周颂·时迈》中的“怀柔百神”,意为“招来安抚百神”,体现古代以德施政、促进民族团结与地区和谐发展的理念。
二、历史沿革
-
最早记载
“怀柔”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文献,距今约2700年。
-
行政区划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怀柔属燕国渔阳郡,是战略要地,首府设于北房镇梨园庄村。
-
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正式设立怀柔县,与现代怀柔区范围基本一致。
-
1368年明朝延续设县制,直至1970年撤县设区。
-
三、文化内涵
-
“怀”的含义 :指接纳、包容,象征对内团结、对外友好的治理理念。
-
“柔”的内涵 :代表温和、安抚,体现以德服人、和平共处的治理哲学。
-
历史价值 :名称蕴含古代统治者通过仁政实现“柔远人则四方归之”的政治理想。
怀柔区名既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历代统治者对区域治理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