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防护
- 穿着防护:尽量穿长袖长裤,减少皮肤裸露面积,避免穿短裤短裙。
- 使用驱避剂:在裸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驱蚊酯等成分的驱蚊水,并定时补涂。避免使用香水或含汗腥味的产品,以防吸引蠓虫。
- 物理遮挡:使用蚊帐、纱窗(建议40目以上细密纱网)防止蠓虫进入室内。
二、环境治理
- 清除积水:填平洼地、疏通下水道、倒置容器,减少蠓虫孳生地。
- 破坏栖息环境:清理杂草、填平树洞、暴露地面让阳光直射,降低蠓虫繁殖概率。
三、化学防治
- 喷洒杀虫剂:在蠓虫密集区域使用氯菊酯、溴氰菊酯等化学药剂,或采用超低容量喷雾。
- 电热驱蚊:使用电蚊香、蚊香片等驱蚊产品。
四、行为调整
- 避开活跃时段:黄昏、清晨是蠓虫吸血高峰,尽量避免此时段户外活动。
- 保持通风:室内使用风扇等设备增加空气流动,减少蠓虫滞留。
五、被叮咬后处理
立即用肥皂水或氨水中和酸性唾液,外涂炉甘石洗剂止痒;若出现过敏或严重红肿,需就医并遵医嘱用药。
通过以上多维度防护,可有效降低蠓虫叮咬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