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扫墓防虫咬指南
一、衣物防护
-
穿戴防护装备
- 选择浅色长袖衣裤,将裤脚扎入袜子内,戴宽檐帽,减少皮肤裸露面积。
- 穿高帮鞋,避免脚踝暴露。
-
使用驱虫剂
- 喷洒含避蚊胺或派卡瑞丁的驱避剂于衣物和裸露皮肤,每4小时补喷一次。
- 避免驱避剂直接接触伤口或眼周,儿童需稀释后使用。
二、环境选择与行为预防
-
避开高危区域
- 尽量选择硬化步道行走,远离草丛、灌木丛、潮湿草地等蜱虫、恙虫活跃区域。
- 休息时铺设防潮垫,避免直接坐卧草地。
-
主动防护措施
- 进入草丛前可用木棍“打草惊蛇”,驱赶蛇类或毒虫。
- 避免拍打隐翅虫(体液含强酸性毒液),若发现虫体停留皮肤,轻轻吹走或抖落。
三、特殊虫类应对
-
蜱虫与恙虫
- 蜱虫叮咬后不可强行拔出,需用镊子垂直夹取,避免口器残留体内。
- 恙虫幼虫常藏匿于潮湿草地,接触后及时检查皮肤是否出现红色丘疹或焦痂。
-
蜜蜂与胡蜂
- 避免穿鲜艳衣物或使用香味过重的护肤品,减少吸引蜂类。
四、其他注意事项
-
宠物与物品检查
- 携带宠物回家后,仔细检查其毛发,防止蜱虫依附。
- 户外活动后,及时更换并清洗衣物,检查全身皮肤。
-
应急处理
- 若被叮咬,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冷敷缓解肿痛,必要时涂抹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软膏。
- 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
通过综合防护措施,可有效降低清明扫墓时被毒虫叮咬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