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随着气温回升和户外活动的增加,虫害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有效防止被虫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个人防护措施
- 穿着合适衣物:穿长袖衣服和长裤,最好上衣带有帽子,或将裤脚扎入鞋中,防止虫子爬入。
- 使用驱蚊用品:在身体暴露处涂抹驱蚊水或花露水等驱避剂,每隔几小时重复涂搽。
- 佩戴防护装备:在山区、森林里游玩时,尽量不穿凉鞋,应穿高帮户外鞋,并戴宽檐帽防树上掉落虫类。
-
环境选择与规避
- 远离虫害聚集地:避免在草地、树林中长时间坐卧。
- 避开危险区域:不在草丛茂密、落叶堆积区域停留或放置物品,这些地方容易藏匿蜱虫等害虫。
- 注意周围环境:蜘蛛、蝎子、蜈蚣等毒性较强,户外行走坐卧时要注意周边,不要随意翻动石块土丘。
-
活动后检查与处理
- 及时检查身体:活动结束后,应立即检查腋窝、腰部、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有无焦痂或蜱虫附着。
- 正确处理伤口:一旦发现被叮咬或蜇伤,应及时就医。对于蜱虫叮咬,禁止硬拔、烟烫,先滴酒精在蜱虫身上,再用尖头镊子垂直夹住口器拔出,并保留虫体送检。对于隐翅虫接触,立即用肥皂水清洗皮肤;恙虫叮咬后,发现焦痂立即到感染科就诊。
清明时节防虫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个人防护、环境选择与规避以及活动后检查与处理等。只有全面做好这些措施,才能有效降低被虫咬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