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有以下注意事项:
- 防疾病:关注目的地传染病疫情动态,提前做好准备。出行时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防蚊虫叮咬,不接触疫源动物和产品,旅途中、聚餐时注意饮水饮食卫生,不生食海鲜。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 防过敏:春季花粉、柳絮浓度高,过敏体质者外出要佩戴口罩、护目镜,穿长袖衣物。回家后及时清洗鼻腔、更换外衣。随身携带抗组胺药物或鼻喷剂,过敏症状严重者应尽早就医。
- 防意外:雨天路面湿滑,建议穿防滑鞋,避免攀爬陡坡或踩踏青苔区域。老年人、儿童出行需家人陪同。倡导文明祭扫,不在墓区、林区等禁火区域内烧纸钱、点香烛。踏青游玩时,杜绝野外用火。
- 防温差:清明前后气温波动大,早晚温差明显,不要急着脱掉厚衣服,建议采用 “洋葱式穿衣法”,根据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服。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需注意保暖,心血管疾病患者避免清晨低温时段外出。
- 调饮食:青团、艾粿等传统食物以糯米为主料,黏性大、热量高,过量食用易引发消化不良,建议搭配蔬菜、茶水解腻,糖尿病、胃肠疾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春季干燥,可多饮水,适当食用荠菜、菠菜等时令蔬菜,避免辛辣油腻。
出行时要提前规划路线,错峰出行,注意交通安全。祭扫时穿着应庄重,不穿鲜艳或暴露的衣服,保持言行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