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血管性高血压是一种以高血压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症状因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及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其最明显的症状及特点:
1. 主要症状
- 高血压:几乎所有患儿均有血压升高,是疾病的核心表现。血压升高的标准因年龄而异,例如学龄前儿童血压超过120/60毫米汞柱,学龄儿童血压超过130/70毫米汞柱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 头痛:尤其是枕部头痛,常因颅内压升高引起。
- 呕吐:血压升高导致颅内压升高时,可出现喷射性呕吐。
- 精神症状:如过度兴奋、不安、疲乏、好动及行为异常,特别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的幼儿中较为常见。
- 抽搐:在重症患儿中,可能出现高血压脑病,表现为抽搐及一过性视力障碍。
2. 其他常见症状
- 发育不良:小婴儿可表现为发育迟缓、营养不良、瘦小无力。
- 急性肾功能衰竭:部分患儿因肾功能损害出现相关症状。
- 充血性心力衰竭: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出现心衰表现。
3. 病因相关症状
- 大动脉炎:若由大动脉炎引起,患儿可能出现低热、乏力、关节痛等症状。
4. 体征
- 血管杂音:约1/3~2/3的患儿在中上腹部和/或腰背肋脊角处可闻及血管杂音,尤其是空腹时更明显。
- 眼底改变:高血压引起的眼底变化可从正常逐渐发展到视盘水肿,提示病情严重。
5. 诊断与治疗
- 诊断通常通过血压测量、眼底检查、腹部听诊等方法进行。
-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方案需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制定。
小儿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典型症状包括高血压、头痛、呕吐、精神症状及抽搐等,这些症状常提示病情较重,需及时就医以避免靶器官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