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止痒法
- 冷敷法: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被咬处15-20分钟,每日多次,可收缩血管、缓解肿胀和瘙痒。
- 压力点按压:用力按压叮咬周边2cm范围30秒,激活脊髓门控机制减轻瘙痒。
二、化学止痒法
- 碱性中和:蟑螂唾液呈酸性,可用肥皂水、小苏打水涂抹中和酸性,缓解瘙痒。
- 药膏涂抹:
- 糖皮质激素类: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霜剂,可消炎止痒。
- 炉甘石洗剂:外涂可缓解瘙痒和轻度炎症。
- 抗生素类:如红霉素软膏,预防伤口感染。
三、自然疗法
- 植物汁液:若周围有蒲公英、马齿苋等植物,捣碎取汁涂抹可解毒消肿。
- 艾草烟熏:点燃干艾叶烟熏患处,利用桉油精成分产生镇痛效应。
四、注意事项
- 清洁伤口:立即用温水和肥皂清洗,避免感染。
- 避免抓挠:防止皮肤破损引发二次感染。
- 及时就医:若出现严重过敏(如呼吸困难、发热)或伤口化脓,需尽快就诊。
总结
轻度瘙痒可优先选择冷敷+肥皂水清洗+炉甘石洗剂;若瘙痒持续或加重,建议使用激素类药膏(如氢化可的松)并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户外活动时建议穿长袖长裤,携带驱蚊液预防虫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