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毒处理方法
-
吸入性中毒
- 迅速脱离中毒现场,保持呼吸道通畅。
- 若气管分泌物增多,可使用阿托品抑制腺体分泌。
- 出现脑水肿时,需用甘露醇脱水降低颅内压;严重心脏骤停需心肺复苏。
-
口服中毒
- 洗胃:需在医生指导下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洗胃,清除残留乙醚。
- 保护胃黏膜:洗胃后可口服牛奶、生蛋清等减轻刺激。
- 活性炭吸附:可减少肠道内乙醚吸收,适用于早期处理。
-
严重中毒
- 血液透析可快速清除血液中的乙醚及代谢产物,适用于重度中毒或器官功能衰竭者。
- 若出现抽搐,可用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并配合镇静药物。
二、注意事项
- 立即就医:乙醚中毒可能引发呼吸抑制、循环衰竭甚至死亡,需第一时间送医。
- 避免自行用药:如盲目使用镇静剂或催吐,可能加重病情。
- 特殊人群:孕妇、儿童、慢性病患者更易出现严重反应,需加强监护。
总结
乙醚中毒无特效解毒药,及时送医并配合专业治疗是关键。日常应避免接触乙醚,若因医疗需要使用,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