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职院校是中国政府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而实施的重点建设计划,全称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该计划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起,旨在通过集中资源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引领改革、支撑产业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服务国家现代化经济体系和产业升级需求。
一、核心目标
-
建设规模
计划建设约50所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高水平专业群,重点布局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
-
质量标准
强调“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产教融合等举措,提升院校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实施路径
-
分类建设
根据办学实力和行业需求,将高职学校分为A、B、C三个等级,每个等级设置不同数量的高水平学校和专业群。
-
动态调整
计划每5年实施一轮建设,2019年启动第一轮,后续将持续推进更新。
-
政策支持
通过财政资金、税收优惠、土地供给等政策,支持院校开展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国际化合作。
三、重要意义
-
服务产业需求
重点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缓解技术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支撑国家战略产业升级。
-
推动改革深化
通过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职业教育改革经验,带动全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
-
国际竞争力提升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中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
四、现状与发展
截至2024年,全国已有超过100所高职学校入选“双高计划”,覆盖30个省份,涉及机械设计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领域。未来将继续扩大覆盖范围,完善评价体系,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高职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