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课后服务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课后服务的基本原则:
- 坚持自主自愿:学校在提供课后服务时,必须充分征求家长和学生意见,由学生自愿报名、自主选课,严禁以任何形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课后服务。
- 坚持公益属性:合理确定课后延时服务成本,建立科学的课后服务成本分担机制,不得借课后服务名义营利。
- 坚持全面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统筹加强作业管理、手机管理、睡眠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 坚持主动公开:学校要及时公开服务时间、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收费事项及标准、安全保障措施等,主动接受社会和家长监督。
- 课后服务的内容:
- 主要包括作业辅导、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青少年儿童的影片等。
- 课后服务的时间:
- 原则上为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下午放学后,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17:30分)相衔接。
- 谁来开展课后服务:
- 一般由本校教师承担,学校应积极鼓励和支持教职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可经县教育局批准后,由学校聘请退休教师、退役运动员、非遗传承人、志愿者以及艺术团体等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士提供课后服务。
- 课后服务如何收费:
- 参照黔东南州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关于公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课后服务费有关事宜的通知》(黔东南发改价费〔2022〕24号)的要求进行收费。
- 哪些人群可以申请费用减免:
- 对建档立卡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城乡低保户等四类家庭困难学生及学校认定的非部门系统认定家庭困难学生,实行减免政策。
- 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应用管理办法:
- 平台功能定位:全国平台是全国统一的校外培训公共服务平台,为校外培训全流程监管和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 相关方职责权限: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平台建设优化和运行维护,省、市、县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域内全国平台推广应用。
- 分级服务保障体系:全国平台设立专门服务团队,统筹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定期组织相关培训。
- 保障措施:有关部门依托全国平台会同资金监管机构落实国家资金监管要求,建立培训机构信用监管体系。
- 2025年课后服务经费的管理制度:
- 总则:规范课后服务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确保经费使用效益最大化。
- 经费来源与分配:经费来源包括政府财政拨款、社会捐赠、学校自筹等多种渠道。
- 经费使用与管理:经费使用严格遵循专款专用的原则,学校需制定详细的经费使用计划。
- 经费监督与审计:经费监督工作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联合财政、审计等部门共同实施。
- 2025年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及课程设置安排:
-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减”实施方案以及湖南省相关文件、会议精神。
- 总体目标:满足社会客观需求,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统一思想,建立机构,明确任务,落实职责。
- 基本原则:坚持学生自愿原则、公益服务原则、安全至上原则。
- 收费标准:非全日制寄宿生三点半课后服务费收费标准为每生每期750元。
- 费用使用:所收费用用于人工费用、材料费、水电费、维修费、其他费用等,专款专用。
- 时间安排:执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课后服务5天,每天服务2课时。
- 课程设置:包括语、数、课外阅读、趣味数学、养成教育、实践活动、兴趣班等课程。
- 服务主体:以校内教师为主体,外聘机构专业教师为辅参与课后服务工作。
- 实施流程:包括摸底调查、征求意见、编制目录、告知家长、学生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立项、统筹安排等步骤。
- 常规管理要求:课服教师须按时到岗,不迟到、早退,不缺堂。
- 管理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切实保障安全。
以上信息提供了国家课后服务政策的概览,具体实施细节可能因地区而异。